定型機、涂層機、地毯機專業生成廠家無錫前洲興華機械2023年3月17日訊 “一次成功”是指產品的生產在整個生產流程中順利的走到結束,中間沒有發生過任何設定工藝路線之外的回修等補救措施。“一次成功”能最充分地發揮勞動生產效率,也是原材料、能源、水等資源利用上的最大化,所以說“一次成功”是在工藝允許范圍內合理和有效的最大節約。
作者 〡 吳圳燚等
既然要保證一次性成功率,那么質量問題就是一次性成功率上的“擋路虎”,生產中有形形色色的問題,總的來說印染加工常見質量問題是一而再的出現。作為一個合格的管理者,從計劃到現場控制將是重要的管理階段。
紡織物的染整深加工,由于前后環節比較多,牽涉面也廣,故對染整結果的影響因素也比較多,因此在實際生產運行中,幾乎每天都會碰到這樣那樣的質量問題。而若要能做到“一次成功”,則必須杜絕任何一種質量問題的產生。
染整病疵按其現象和屬性,基本上可作如下大類劃分:
①與色澤質量有關的有:
色差、色不勻(色花、色點、色漬、色斑等)、色牢度等。
②與內在質量有關的有:
纖維損傷、彈性缺失、稀密路、后整理不達標、縮水率、克重、門幅尺寸等。
③與外觀質量有關的有:
整理劑斑漬、起毛起球、縐印縐條、經緯斜等。
④此外,某一些種類的產品自身特定的質量問題,如長滌類低密度型織物的紕裂、羊毛類紗線的粘并咬合等等。
對于染整生產能否實現全方位的一次成功,尚有人持有懷疑的態度。意識決定了態度,認識產生認知,理念則指導方向,思想上的認識和信念是一個前提。
首先,要看到實現“一次成功”的客觀性和現實性,確立攻關的信心。
第二、要準確認清事物性質,鑒于染整生產的多環節和受影響的多方面性,因而是屬于一個系統工程;某一些質量問題甚至還會牽連到紡、織、染化料、設備等多種因素;但染整自身之范圍,則為相對獨立的小系統。全方位的“一次成功',必然要求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方面都不能出問題。
第三、要樹立防重于治理念。防重于治是預防染整疵病產生的有效和重要手段。
“防重于治”是以采取積極、主動的方法,一切從源頭抓起,從基礎抓起,根據生產檔案的歷史記錄所反映的情況,在一切曾經或有可能產生問題的環節和地方均采取預防措施。在生產的全過程與各階段中,努力杜絕各類疵病因子的產生,從抓好各階段、各局部及其過程的完美性出發,來求得結果的圓滿性。因此“防重于治”是實現一次成功的指導性理念。
第四、及時了解和吸收專業技術的技術發展。隨著光學技術、電子自控、機械制造與儀器儀表工業、化學工業等領域的技術發展,成果逐漸地滲透進入印染工業,帶來了印染技術日新月異的變革與發展。加上如今高速化的信息傳媒技術的發展,使信息的傳遞迅速、及時、高速。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擴大了科技人員的視野,拓展了思路,從中可吸收到豐富的營養。
技術問題對于“一次成功”來講,毫無疑問是占第一位的重點問題。
摸清和了解事物之性質、性能、個性特點等基本要素的詳細情況,是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是解決和克服產品質量問題的重要前提。
基礎工作除了大量的摸底工作外,往往還要做大量的正交試驗,從中優選出重要因子、因素。在優選的過程中進行匯總、梳理和分析,以尋找出課題各項目上的最佳點及其參數、最佳工藝條件組合、最佳配方及最佳工藝路線等等。
倘若沒有這些堅實的基礎工作做支撐,則攻關的各種措施尤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也會使工藝配方的設計與制定上不夠合理,甚至會有漏洞。而技術方案的制定不圓滿、不準確,則必將全盤皆輸勞而無功。所以,基礎工作的充分、完善與翔實,關系到工藝、配方、流程上的合理與準確性,也是“一次成功”最重要的技術性基礎問題。
小樣放大樣時色澤上的一次準,是全方位“一次成功”的前提,倘若小樣放大樣不能做到一次準,“一次成功”也就免談了。
放樣一次準的技術,是“一次成功”系統工程中的重心,也是印染生產中的重點技術。這其中理所當然地包含了相應層次高度的技術,顛覆傳統放樣做法的現代放樣技術。
傳統放樣做法的技術特征是掌控模糊,采取事后調整來解決放樣色差問題;并在觀念上認為這是印染放樣工作上的必然情況。這當然地無法得到全方位的“一次成功”。
現代放樣技術的技術特征是事前掌握、精確控制,防患于未然。現代放樣技術是基于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而誕生的,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光學技術、電子自控技術、現代化的小樣機等在印染生產上的廣泛應用,帶來了印染技術上的快速發展和進步,使放樣一次準技術,包括精密檢測技術在內,在印染行業已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打的小樣是否高度的準確,則又是“前提”中的前提。為此,打的小樣準確與否,必須經過重現性校驗程序來給予確認。對于纖維的不同產地、不同生產批次、批號之間的小樣,及其將進行大生產的被染物,只要有上述一處不同,就必須復樣及作重現性校驗。
小樣機與大機都各有不同的類型與類別,因此也存在著一個小樣機與大機的匹配性問題。因為二者之間在工作運轉方式,四大工藝條件(浴比、溫度、時間、工作浴pH值)存在著差異性或中間變化差異性,故對各項工藝條件的實際參數、中間變化參數,都是需要事先須查清楚的基礎工作內容。然后嚴格比較兩者各自的性能和特征特點,各項參數的接近度與差距度,以及品種適應范圍、局限性等個性情況后,認真作出恰當的選擇(必要時,還可能要配備于中樣機來加于輔助)。
與纖維問題相類似,染化料的不同產地、不同生產批次、批號,各自的有效成份含量存在著差異性,所以必須要求對染化料等化工原料進行精確檢測。尤其是對于染料,其對色差的影響性最大,而色差問題是印染生產中占首位的質量問題。由于現行GB標準規定的允許商品染料強度誤差在±3%,而真正要達到紡織物染整上的允許色差誤差,則要求染料強度誤差縮小到±1%以內,二者之間的差距甚是明顯,所以要在應用前再進行精密檢測來作出精密化提升。為此,非經現代化的檢測儀器重新檢測不可(對于助劑和其他化工原料亦也如此)。
上述情況,也帶來了因該問題而產生的配套的專項性染化料管理制度,需另設專門的染化料應用管理臺帳,做到未經檢測的染化料進廠后不允許直接供車間使用,這為技術管理之所需。
對于一個工業企業來說,技術是基礎,技術出產品,技術出質量;管理是上層建筑,與之相呼應的是管理出效率,出管理效益,管理出質量。故質量問題是需要這二方面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地形成可靠的保障體系。
由于纖維原料的不同產地、不同生產批次、批號之間,對于染料的吸收率存在著差異性,以及不同類型的大生產設備之間,對染料的上染率存在著差異性;所以大生產計劃上的安排,特別是排缸計劃,主管人員要有預防產生批量性色差、缸差和管差的意識。
在毛白坯倉庫的管理上,主管人員對于大樣與小樣之間,發車間大生產各批次坯布之間,若有纖維原料之產地、批號的不同,需及時通知技術部門復樣以防色差。即相關管理方面亦也都要做到密切配合,共同預防。
2.1現場管理是基礎管理
管理重心是對規定的工藝是否真正地做到了可靠的落實。光靠分發了工藝單子與掛在墻上的制度文字,是遠遠不夠的,重要的是基層主管人員的監管到位,與一線擋車員工的自覺貫徹執行的問題,其中后者尤為重要。
2.2染化料需準確計量且應有監督糾錯機制
染化料的稱重計量雖說簡單,但影響直接,要求絕對準確,不允許出差錯。所以要有監督和糾錯機制,和可供復核復查的手續與制度。
稱染化料前對稱具的校零檢查,對稱具與相關用具的清潔清理,防止染化料粉末的飛沾,定期保養的制度等必須執行到位,不但要有監管,還應有相應的獎懲措施。
染整機械設備系統(包括儀器儀表等在內),是“一次成功”的另一重要支柱。
首先,確保機械設備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行,離不開日常的維護和保養,必須杜絕帶病運轉的現象存在。
第二,機械設備在使用上也有一個磨合期、正常運行期,使用壽命的問題;在運轉過程中發生故障的可能性,會隨著使用年份的延長而增加。有一些零部件(如軸承、閥門、視鏡玻璃、傳動鏈條與皮帶、拉幅針板等等),原本系屬易損配件,也并沒有固定使用時間表可以列出。所以定期的檢查、檢測、檢修制度,是保障設備良好狀態必須的機制,也是“防重于治”理念在設備系統上的貫徹體現。
另一個應予注意的問題是,染整機械設備的設計、制造與系統配置,也是在不斷地進步和升級的。故當企業在設備及其系統上有升級時,對于操作機械設備的一線擋車工,要在掌控的技能上能夠與時俱進。
如今企業員工的流動頻繁,是一個客觀現實,非熟練員工的上崗不可避免。這將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企業的員工素質,并會因此而削弱了實現“一次成功”的基礎,是一個企業需高度重視和迫切解決好的現實問題。
各部門的員工對于制度、規定、工藝規程、操作規程的自覺執行,是最為可靠有效的。這首先要求員工們具備有較充實的知識和專業技能,同時企業也需要有優秀的企業文化,為員工提供業務學習的平臺及其機會,以及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崗位培訓則是提升員工業務水平實際而有效的方法。崗位培訓可機動靈活,不受時間限制,不影響日常生產。從另一角度上來講,也可以看作是體現在勞動人事方面的“防重于治”措施。
“一次成功”能最充分地發揮勞動生產效率,也是原材料、能源、水等資源利用上的最大化,所以說“一次成功”是在工藝允許范圍內合理和有效的最大節約。
全方位的“一次成功”,關系到企業生產效率的最大化,以及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并且對于現代市場需求的小批量、多品種、快交貨來說,亦同樣很為關鍵與重要,是每一個企業所努力追求的。
它是一個要求在企業管理的任何一個環節上都不能出紕漏的系統工程,實現全方位意義上的“一次成功”有著相應的難度,需依靠技術、管理以及各崗位員工們全方位的協調一致地共同努力,才能達到此理想目標。
來源:印染時訊
©2016 版權所有興華機械 蘇ICP備15023076號-1
郵箱登錄 | 網站地圖 XML 技術支持:Insight 選購涂層機 定型機 地毯機 地毯背膠機 靜電植絨機請認準興華機械 蘇公網安備 3202060200094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