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華涂層機2017年3月15日訊 我國是紡織大國,也是全球較大的紡織服裝生產加工基地。紡織服裝面料產品的質量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影響產業發展,攸關企業生命,而紡織面料質量問題頻出,也引起了消費者對衣著安全問題的重視。
2016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服裝鞋帽類投訴57009件,其中質量問題投訴37629件,占服裝鞋帽投訴總量的66.01%。服裝類投訴主要集中于做工粗糙,銷售前存有瑕疵,服裝面料沒有規范、醒目的洗滌說明,造成洗后串色、縮水、褪色、出現小孔,羊毛衫、西裝起球,甲醛超標等問題。去年,全國各地質監部門的監督抽查中,也頻頻暴露出服裝面料方面的質量問題。
2016年10月12日,在湖北省質監局召開的以“服裝扮靚生活·質量惠及民生”為主題的紡織服裝質量提升新聞發布會上,湖北省質監局副局長劉嗣元介紹,在近兩年該局開展的紡織服裝監督抽查和執法檢查中,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未發現系統性、區域性、成規模的質量安全事故,但仍存在紡織面料成分含量不合格、基本安全指標不合格、標識不規范、粘合襯剝離強力和紕裂強度等質量指標不合格、功能服裝主要功能指標不合格等質量問題。在該局開展的紡織服裝監督抽查和執法檢查中,共抽查紡織服裝1114批,不合格318批次。其中,成分含量不合格171批次,占不合格批次總數的53.8%。
2016年山西省質監局對該省生產經銷單位的30個批次牛仔褲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合格23個批次,不合格7個批次,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23.3%。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是纖維含量不合格、色牢度不合格。
近日,山東青島市南區市場監管局舉辦消費維權新聞發布會,發布了2016年青島市南區消費維權工作白皮書,公布了消費維權十大典型案例、投訴熱點分析等。其中服裝鞋帽類排名占十大投訴中的第一位,占投訴總量的10.2%。服裝問題主要集中在服裝產品穿著不久就出現面料破損、開線、起球和洗滌后掉色、串色等質量問題。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面料質量問題屢禁不絕?相關行業人士表示,質量問題頻出,主要出現在服裝制造企業的原輔料采購上。企業為節約成本,在缺少相關技術人員的情況下,對面料缺乏質量檢測。此外,國內外紡織原材料價格普漲,成本的增加使部分企業使用低檔面料,通過外觀不易辨別的特點來壓縮成本,以獲取更大的利益。
2016年2月23日,我國《纖維制品質量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發布。該《辦法》填補了目前國內紡織品的專業性立法空白,是纖維制品質量監管法治化的重要步驟,是加強絮用纖維制品、學生服、紡織面料質量監管,實現纖維-纖維制品“全鏈條監管”的重要措施。
為了加強對纖維制品的質量監管,《辦法》確立了集團購買質量監控制度、質量誠信制度、重點區域綜合整治和質量提升制度、全鏈條監管制度、原料把關制度、質量標識制度、監督檢查制度7項制度。《辦法》規定了生產者、銷售者以及在經營性服務或公益活動中使用者的質量義務。通過引導生產者改善生產條件、建立原輔材料進貨驗收記錄等,推動企業落實產品質量安全。《辦法》對絮用纖維制品、學生服、紡織面料的標識內容提出了具體要求,并規定了法律責任,發揮法律的引領和規范作用,對纖維制品的質量欺詐行為進行打擊,提高纖維制品標識的規范化;《辦法》明確指出,要通過建立監督檢查等多項制度,加大生產過程的監管力度,服務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資料鏈接
從對服裝的抽查、投訴中發現,產品質量問題較多的是纖維成分及含量不合格。纖維含量是指產品采用原料的成分含量,是紡織產品內在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反映產品的內在特征和價值取向,也是消費者選購產品較為關注的內容之一。不合格的問題表現在,纖維成分含量實測結果與標稱不符或差值超出了標準規定的允差范圍。原因主要是生產企業使用了不合格的面料,企業對產品使用說明、標識標注不夠重視,缺少對原材料面料的檢驗把關,不能做到對原料或產品進行逐批檢驗,因此不能正確標注。纖維含量與明示值不符,不但不能正確指導消費,而且還有欺騙消費者之嫌。
明示纖維成分與實際不符,不僅與價格有直接聯系,還與紡織品的保暖、透氣、透濕、蓬松度和舒適度等使用功能有直接聯系。
水洗尺寸變化率(俗稱縮水率)指標指紡織產品在規定條件下經過洗滌﹑脫水﹑干燥等過程發生的長度或寬度變化,反映了產品洗滌后的使用性能,與穿著使用息息相關,也是考核織物是否符合標準的一個重要指標。抽查中發現部分產品水洗尺寸變化率超標,洗滌后縮水,尺寸變小,這主要是受原料、織物組織、后整理工藝等因素影響所致。
染色牢度是染色服裝顏色保持堅牢程度的評價指標,主要包括耐干摩擦色牢度、耐堿汗漬色牢度、耐酸汗漬色牢度、耐水色牢度等指標。染色牢度不佳,不僅影響服裝的美觀及穿著的適用性,而且染料會從紡織品轉移到人的皮膚上,在細菌的生物催化作用下,成為人體病變的誘發因素,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同時染色牢度差的服裝遇到水、汗漬或唾液時,顏料容易脫落,會直接影響穿著美觀,也可能污染其他淺色衣物。染料和固色劑選用不當、染色工藝條件使用不當,都可能成為造成染色牢度不合格。
pH值是指服裝面料中殘留的酸堿含量,也是紡織品中涉及影響人體安全、健康的有害物質的限量指標之一。《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 18401-2010)強制性標準對紡織產品中pH值的含量作了明確、嚴格的限定。如標準要求嬰幼兒及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的pH值應控制在4.0~7.5,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pH值應控制在4.0~9.0。pH值太高太低均有可能破壞皮膚酸堿度而引發不適。
專家建議
大多數消費者在選購紡織服裝時,主要在意它的顏色和質地,卻忽略了安全。那么紡織服裝的主要安全指標有哪些?據湖北省纖檢局總工程師王克作介紹,紡織品服裝的安全指標有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異味、可分解致癌芬香胺染料等。
“穿著安全指標不合格服裝會給人體造成危害。”王克作提醒,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在與人的皮膚接觸后,可引發人類惡性腫瘤,導致膀胱癌、輸尿管癌等惡性疾病。長期接觸低劑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經紊亂、妊娠綜合癥,引起新生兒體質降低、染色體異常,甚至引起鼻咽癌。而pH值不合格,則可能會引起皮膚過敏。
專家提出以下建議:
選合適的安全類別。3周歲及以下兒童,選擇標注安全類別為嬰幼兒用品a類。3歲以上、14歲及以下兒童穿著的兒童紡織產品: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選擇a類或b類產品;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可以選擇a類、b類或c類產品。
選合適的洗滌方法。直接接觸皮膚穿著的產品建議選擇水洗方式的洗滌方式;含毛纖維類的非直接接觸皮膚外衣產品可選擇干洗的洗滌方式。
選面料。選擇天然纖維制成的手感舒柔的面料,特別是選擇購買嬰幼兒制品,較好是選擇柔軟、透氣和吸濕的天然纖維類的面料。如果選購滌綸、錦綸等化學纖維面料的外套服裝,應以寬松型為宜,便于空氣流動透氣或散發熱量。填充物選擇干凈、雜質少、無異味、蓬松度好、保暖性好的天然類纖維和化學纖維。
看顏色。盡量選擇色彩較淺、圖案相對少的面料,顏色越深,色牢度易不合格。
看圖案。顏色鮮艷的各種圖案的涂層面料,有可能含有重金屬和增塑劑等有害物質。
聞味道。選擇衣服一定要聞一下有沒有刺鼻的、腥臭的味道,如霉味、汽油味、煤油味、魚腥味、芳香烴氣味及其混合氣味,這些異味易造成身體不適,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
此外,消費者一定要保存好購物憑證,以便出現質量問題后更好地維權。